2017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发布3项机器人联盟标准 2项由两江新区企业负责起草
作者:【未知】
2017-12-15 15:29:41 来源:两江新区官网 浏览量:
12月14日,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的2017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上,正式对外发布了3项机器人联盟标准,其中《飞行机器人安全要求》、《助老助残机器人安全一般要求》2项标准均由两江新区企业——重庆德新机器人检测中心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起草2项国内“首个”标准 填补机器人多领域行业空白
“《飞行机器人安全要求》和《助老助残机器人安全一般要求》这2项标准都是我们的首创,一个是国内首个以飞行机器人命名的标准,一个是国内首个专门为助老助残机器人设定的标准。” 重庆德新机器人检测中心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2项标准填补了国内飞行机器人领域和助老助残机器人领域标准的空白,对进一步推动我国飞行机器人和助老助残机器人产业的进步与发展,不断拓展相关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了解到,《飞行机器人安全要求》标遵循安全性原则,在整机设计、飞行控制系统相关安全、安全机制、电气安全、电池安全等方面进行了严格控制,保障飞行机器人飞行安全以及人身安全,强化飞行机器人的专用安全性。
《助老助残机器人安全一般要求》则以保证残疾人、老年人使用安全性为出发点,体现了科学性、规范性和先进性,并特别突出了功能安全章节部分。
“该标准是通过对不同助老助残机器人全方面的风险评估以及相应本质安全设计措施的提出,来体现助老助残机器人的使用安全性。” 重庆德新机器人检测中心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据了解,该标准吸收了国际多年积累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强调标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理念和技术服务上与国际接轨。同时,从我国行业目前实际情况出发,在对生产企业及消费者负责的基础上,该标准覆盖了助老助残机器人从机械、电气、能量等方面安全要求,满足了使用者对助老助残机器人的要求。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2项标准的编制,均进一步强化了“绿色环保”理念,体现了环保性原则,同时凸出了机器人智能程度的特点。
此外,重庆德新机器人检测中心有限公司还参与起草了2017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发布的另一项标准—《带视觉的工业机器人系统通用技术要求》,从技术的层面针对相关机器人的安全性提出规范要求,促进机器人行业的规范发展,是提高相关机器人产品质量的有力保障,为机器人第三方检测服务提供了检测依据。
“三位一体”发展格局 助推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
据悉,重庆德新机器人检测中心有限公司由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两江机器人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等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同出资创立,自2014年成立以来,已初步构建起“1个企业研发中心+2个国家级检测平台”的“三位一体”发展格局。
据了解,该公司下设工业机器人检测部、服务机器人检测部、零部件检测部、环境检测部等4个检测部门,致力于机器人本体、关键零部件及相关产品的检测与评定,密切跟踪机器人标准发展趋势,先后参与制定国际、国内相关标准20余项。同时成立了企业研发中心,积极开展检测技术与方法、检测装备的研发工作。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6月,公司凭借雄厚的检测技术和人才优势,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同意,全面负责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重庆分中心的建设与运营,成为机器人第三方检测“四中心、两平台”的“4+2”国家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9月,公司向国家认监委提出,在已有的检测能力基础上,筹建国家机器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重庆),打造更具公正性、权威性的机器人行业第三方检测机构。筹建方案经过专家组的严格评并审,于2016年12月获得国家认监委批准。
重庆德新机器人检测中心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重庆)、国家机器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重庆)两大国家级平台的建设单位,将始终秉承公正、严谨、高效的服务理念,始终以提升机器人产品质量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为己任,积极助推中国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
作为中国内陆第一个国家级新区、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长江上游地区创新中心,重庆两江新区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目前以国家机器人检测评定重庆中心为代表的机器人“一区七平台”产业生态已基本成型;发那科、库卡、ABB、川崎、华数、登奇电机等国内外机器人龙头已成功落地;商汤科技等人工智能领先企业已布局落户。
下一步,两江新区将继续壮大工业机器人“整机+关重件+系统集成和智能化改造”的产业集群,加快推动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的落地集聚,大力发展并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进一步融合,不断强化以标准检测评定为重点的功能平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