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

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副院长:中国有机会直接步入工业4.0

作者:【未知】

2016-12-14 09:04:02 来源:凤凰文创  浏览量:

字号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工程院,有近1100名院士(含外籍院士)的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不仅参与着相关诺贝尔奖项的提名和评审工作,而且也深度介入着各国工业制造的转型升级过程。

  在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上,记者专访了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副院长MagnusBreidne,以世界上最古老也最开放的工程科学院的视角,谈到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观察,以及对智能制造与环境、发展智能制造的核心能力,还有对各国相互合作前景的解读。

  中国有机会从工业2.0直接升级到工业4.0

  记者:您对中国制造企业有相当多的了解,怎样评价中国智能制造目前的发展状况?

  MagnusBreidne:第一,中国是一个非常大的国家,所以中国智能制造的具体情况取决于具体所指的哪个领域以及哪个地区。但是总体上来讲,中国在这一领域发展迅猛。所以我认为中国或许有机会跳过一代,从工业2.0直接步入工业4.0,实现快速的、跃进式的发展。诚然,当前中国智能制造领域不可避免地会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对于任何国家来说,达到高度智能化的制造水平都不会那么轻松。目前来说中国发展得很快,方式也很正确。

  智能制造将与绿色制造相得益彰

  记者:谈到制造业时,其实离不开的另一个话题就是环境保护。您认为各国都在进行的智能制造升级,会对环境保护这个世界性难题的解决带来什么转机?

  MagnusBreidne:智能制造可以提升绿色制造水平,首先智能制造这种技术本身就能够更加节省资源以及燃料,通过智能制造的方式,生产过程中可以消耗更少的稀缺资源和能源。当在实施产业建设的时候,人们会同时建造例如风电一类的设备,让后续的生产过程更加节能化,所以这也是一种用更少的能源制造节能生产设备的做法。因此显然这是一种双赢的局面。

  记者:智能制造在哪些方面能够帮助循环经济的发展?

  MagnusBreidne:智能制造为新型商业模式的出现带来了可能,当你使用更少的能源,更少的资源时,我坚信这些新的商业模式一定是绿色的、可持续的,这是很有可能的。所以我认为智能制造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两个方面息息相关。

  数据能力决定能否占据智能制造转型优势

  记者:以您的观察,中国在发展智能制造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有哪些?

  MagnusBreidne:所有国家在向这个方向努力时都会遇到很多问题,新型的智能制造主要关乎于新的商业模式,人们首先要习惯它,要明白如何使用网络世界,所以这主要在于学习,是个不断学习、实践并试错的过程。聪明的人会占优势,因为他们把好的想法与生产结合起来,利用消费者的数据,以及装有传感器的机器获得的数据,所以你必须要能够消化处理这些数据,“操纵”这些数据,得到所需要的信息。这就是智能制造的过程,大家都在努力向这个方向迈进。

  标准化程度将极大影响智能制造领域的合作

  凤凰文创:您认为在智能制造升级的过程里,各国相互合作的前景如何?

  MagnusBreidne:我认为合作一种对话形式,虽然有时会遇到面对面的竞争,但并不一定总是这样。类似于标准化这类事情,就可以促进共同合作,然后形成双赢的局面。由于有了标准化,当你生产出产品时你可以和其他国家的东西配套。同样对于消费者来说,无论买中国的东西还是德国的东西,或者是瑞典的东西,消费者可以因为有标准化而更容易做出购买的最终决定,因为在购买后依然能匹配本国的设备。

工业电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工业电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工业电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工业电器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工业电器网有权转载。
关注工业电器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