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控智能:工业级仓储RFID系统的原理及应用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晨控智能 点击:次 时间:2020/9/18 14:45:31 |
人们日常消费时,能在一个大型超市琳琅满目的商品货架中一眼就找到想要的那个物品吗?这很难,而在仓储行业,这种情况尤为严重,就算是大型仓库的管理员,也做不到能随时知道库存的数量和每一件物品的确切位置,必须先根据所需要的商品信息查询到商品所在货架,再调配人手去搬运,费时费力,但是使用RFID技术改进仓储管理,则只需要输入产品信息,系统就会调配AGV小车前往指定位置取出商品,并自动完成产品出入库。
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一种自动识别技术,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自90年代以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它利用无线射频方式来进行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极大地加速了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具有精度高、适应环境能力强、抗干扰、操作快捷等优点,因此,与其他的识别技术相比有更大的应用范围。
目前常用的自动识别技术中,条码成本最低,适于需求量大且数据不必更改的场合,例如商品包装,但是较易磨损,且数据量很小;磁卡的价格相对也很便宜,但是也容易磨损,数据量小;IC卡的价格稍高些,数据存储量很大,数据安全性好,但是由于它的触点暴露在外面,有可能因静电或人为的原因损坏;而RFID标签最大的优点就在于非接触,因此完成识别工作时无需人工干预,适于实现自动化且不易损坏,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
电子标签
电子标签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每个标签具有惟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目标对象上。射频标签也可编入相应人员的一些数据信息,这些人员的数据信息可依据需要进行分类管理,并可随不同的需要制作新卡,射频标签中的内容被改写的同时也可以被永久锁死保护起来。
从能量方面来看,标签可以分为两种:无源标签和有源标签。无源标签自身不带有电源,当读取装置对标签进行读取时,所发射出的无线电接触到RFID标签的天线后产生电量。它的重量轻、体积小,寿命可以很长,但是发射距离受限。有源标签使用卡内的电池能量,识别的距离长,但是它的价格较高且寿命短。
读写器
读写器是负责读取或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读写器可以是单独的整体,也可以作为部件的形式嵌入到其他系统中去。它可以单独具有读写、显示、数据处理等功能,也可与计算机或其他系统进行联合,完成对射频标签的操作。

网友评论已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登录 注册新用户 忘记密码?